返回
顶部
首页 > 城市圈 > 正文
喜讯!宣威市首台ECMO设备正式落地宣威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救治能力再上新台阶
发布日期:2025-09-19    来源:珠江网    浏览:1508

近日,宣威市首台ECMO(体外膜肺氧合)设备正式落地宣威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将为更多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关键生命支持。

回顾今年四月,市一院重症医学科在省级专家团队的指导下,成功完成首例ECMO技术临床应用,不仅实现了本市ECMO治疗“零的突破”,也为科室后续组建ECMO团队和推动技术自主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随着全新ECMO设备正式到位,科室同步启动首批医护人员系统化操作培训,ECMO救治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目前,第一批ECMO技术骨干已完成进修并返科投入工作,第二批团队成员正于外省高水平ECMO中心接受强化培训。设备、人才与技术“三驾马车”齐头并进,标志着宣威市第一人民医院已初步具备独立开展ECMO救治的全流程能力,实现医院乃至本市在急危重症救治能力上的重大突破。

与此同时,科室还引进了高端全触屏彩色多普勒彩超机。该设备专为重症医学设计,具备AutoEF Plus、Auto DFR、Smart Echovue等智能分析功能,可快速获取静脉回流、血管容积指数等关键参数,为临床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其针对重症监护及急诊场景优化设计,支持快速连接临床网络设备,助力医疗资源高效调配。

在近期开展的设备操作培训中,参训医护人员系统学习了ECMO设备原理、管路预冲、穿刺置管、运行监测及并发症处理等关键环节。通过模拟实操与理论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夯实技术基础,为即将独立开展的ECMO救治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作为国际公认的顶尖生命支持技术,代表着一家医院、一个地区危重症急救的最高水平。该设备可临时替代患者的心肺功能,为原发病的治疗争取宝贵时间,尤其在爆发性心肌炎、重度ARDS、急性肺栓塞、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心源性休克、心脏术后低心排、高危PCI的循环支持、心脏移植前的过渡。在危重症救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ECMO主要有两种模式:

V-V ECMO:替代肺功能,用于严重呼吸衰竭(如“大白肺”)。

V-A ECMO:替代心和肺功能,用于严重心力衰竭或心跳骤停。

ECMO的核心价值体现在:

1.争取治疗时间:强调ECMO本身不治病,而是为治疗原发病(如抗感染、治疗心肌炎、等待心肺移植、进行冠脉手术等)创造宝贵的“时间窗口”。

2.让器官休息:在ECMO的支持下,患者受损的心肺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工作负荷,进入“休息”状态,这有利于其功能恢复。

3.维持生命稳定:在心肺功能衰竭的极端情况下,为大脑、肾脏、肝脏等重要器官提供稳定的血流和氧气,避免多器官功能衰竭,降低死亡风险。

我们坚信,随着ECMO技术的全面开展,宣威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必将成为滇东北地区危重症患者救治的重要堡垒。重症医学科将继续秉承“生命至上、技术先行”的发展理念,持续推进ECMO技术本土化、常规化应用,不断提升区域危重症救治整体能力,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救治服务。

重症医学科(ICU)科室分布

1.北云院区设置重症医学科一病区

布局于北云院区住院部15楼,主要负责北云院区危重病人的救治,联系电话:0874-7817889。

2.龙堡院区设置重症医学科二病区

布局于龙堡院区医技楼3楼,主要负责龙堡院区、学苑院区危重病人救治,联系电话:0874-7138177。

(文/图:宣威市第一人民医院 周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