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城市圈 > 正文
麒麟区联社:深耕支农支小主业“贷”动山村辣椒产业火红一片
发布日期:2025-10-15    来源:珠江网    浏览:889

金融,一头连着发展大局,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作为植根乡土的金融主力军,麒麟区联社始终将服务“三农”、赋能实体作为根本使命,立足“支农支小”主责主业,将普惠金融“大文章”书写在希望的田野上。今年,麒麟区联社上坡坡分社一笔15万元的惠农贷款,如一场“及时雨”精准浇灌在东山镇的辣椒地里,不仅映红了农户张小成的致富希望,更点燃了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下沉服务,在田间地头“找准题”。普惠金融的核心要义,不仅是让金融服务“普”及大众,更是要让服务“惠”及民生。麒麟区联社深知,真正的金融需求不在于窗明几净的营业大厅,而在于广袤的田野、繁忙的农家。为此,联社构建了“重心下移、服务下沉”的工作机制,将网点柜台的“被动等待”转变为深入村组的“主动寻访”,客户经理们化身“金融村官”,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拉家常、问冷暖、算收成,在最真实的环境中了解他们的生产经营状况与金融服务需求。

麒麟区东山镇法色村委会嘎纳村的张某成,是一位勤劳朴实的普通农户,他看准了当地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以及辣椒产业广阔的市场前景,计划在原有基础上扩大种植规模,实现从传统农户向现代农业经营者的转型。然而,启动资金的缺口成为他致富路上的“拦路虎”。正当张某成一筹莫展之际,麒麟区联社上坡坡分社的客户经理在“网格化”走访摸排中,主动敲开了他的家门,在与张某成的深入交流中,客户经理不仅了解到他的资金困难,更看到了他发展产业的决心、科学的种植规划以及背后蕴含的巨大潜力。这种“面对面”“心贴心”的服务模式,确保了金融需求的真实性,为后续的信贷支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精准滴灌,在产业一线“做好题”。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血脉的畅通在于精准。在了解到张某成的需求后,麒麟区联社上坡坡分社迅速响应,立即组建服务专班,以严谨务实的作风“做好”这道金融服务题。为确保信贷资金的安全与高效,工作人员严格恪守“三个真实”生命线,深入张某成的辣椒地实地勘察,对其种植计划、投入产出、销售渠道等进行全面、细致的贷前调查。在确认贷款要素真实无误后,为其量身定制了信贷方案,并简化审批手续,压缩办贷时间,短短数日,15万元贷款资金便悉数到账。“有了联社这笔钱,我买种苗、添农资的底气就足了!这红彤彤的辣椒,就是咱农民红火火的日子!”张小成手握资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笔精准投放的贷款,有效解决了农户的燃眉之急,确保了金融“活水”真正流向实体经济最需要的地方。

普惠赋能,在振兴大局“答好题”。一笔贷款,激活一片产业;一个案例,彰显一份担当。对张小成辣椒种植产业的支持,看似“小切口”,实则反映了麒麟区联社对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的深邃思考和有力实践,正是无数个像张小成一样的“点”,汇聚成了麒麟区联社服务“三农”的广阔“面”,截至2025年9月末,麒麟区联社涉农贷款余额达41亿元,较年初净增3.3亿元。这一串串增长的数字背后,是麒麟区联社通过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金融资源精准配置到地方特色产业上,以点带面夯实乡村振兴产业根基的坚定行动。做好“五篇大文章”的宏伟蓝图,其实现路径恰恰在于将每一次服务都做实、做细、做成精品,在一次次具体而微、润物无声的金融行动中,彰显金融为民的时代价值。

展望未来,麒麟区联社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牢记“姓农、为农、务农”的初心使命,继续深化服务模式,创新金融产品,将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新篇章贡献更加坚实有力的金融力量!

通讯员:邓琳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