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小新寨村委会白石岩村养殖内,首批1000羽生态放养的五黑乌鸡即将出栏上市。这批穿梭于山林间的“黑羽精灵”,不仅承载着养殖户的增收期盼,更为当地以特色生态养殖业激活乡村振兴动能的探索迈出坚实一步。
深山藏“珍禽”生态基底育品质
沿着蜿蜒山路走进白石岩村养殖场,70亩的山谷被茂密林木覆盖,几座绿顶简易屋点缀其间。拨开枝叶,成群五黑乌鸡跃入眼帘——墨色羽毛泛着幽光,小巧身形在林间灵活穿梭,时而低头啄食草间虫豸,时而昂首警觉张望。养殖负责人钱勇介绍,这里四面环山、山泉充沛,天然植被为鸡群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环境。钱勇说:“正是这片原生态山林,才能养出高品质的五黑鸡”。
作为我国珍稀禽种,五黑鸡以“黑羽、黑冠、黑皮、黑肉、黑骨”的独特特征闻名,所产绿壳蛋更是富含硒、锌、碘等微量元素,含量较普通鸡蛋高出三倍以上。“从雏鸡到出栏,全程不使用抗生素和添加剂,鸡群自由觅食青草虫饵,仅傍晚补充少量玉米、稻谷。”钱勇指着林间监控设备说,养殖场还聘请两名养殖能手常驻,通过24小时监测记录鸡群生长状态,确保每只出栏乌鸡都达到最佳品质。
从“心动”到“行动” 养殖户的致富探索
谈及养殖初衷,钱勇坦言源于一次电视上的偶然见闻。“家人都爱喝乌骨鸡汤,看到五黑鸡养殖前景后,就动了试试看的念头。”钱勇如是说,从零经验起步,他先后请教养殖专家、赴外地养殖场取经,最终选定白石岩村这片“天然养鸡场”,这里既有现成的养殖基础,又有山清水秀的生态优势,盘活起来就是个金窝窝。
如今,养殖场在主打五黑鸡的同时,科学混养罗平本地土鸡,形成特色互补的养殖结构。这批1000羽乌鸡上市后,结合绿壳蛋销售,首季就能带来可观收益。更让他期待的是,已有多家商超、餐饮企业抛来合作橄榄枝,销路已然打通。钱勇已经想好了乌鸡怎样走出去。
产业链延伸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1000羽只是个起点,仅是精品培育的第一步。”钱勇透露,下一步将扩大养殖规模至年出栏1万羽,同步推进标准化养殖、品牌化建设,并结合当地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探索“养殖+体验旅游”融合模式,让游客参与选鸡、捉鸡体验,在村内开设烤鸡、煲鸡汤等消费场所,带动村民参与产业链分工。
旧屋基乡将持续优化政策扶持与技术服务,推动特色养殖业向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转型。随着“黑凤凰”振翅高飞,这笔“生态财富”正逐步转化为群众的“增收存折”,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