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教育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专场在海埂会堂举行,云南省体育局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云南体育事业发展的有关工作情况。“十四五”以来,全省体育系统以打造云南体育“高原训练胜地、户外运动天堂、四季赛事乐园”三大品牌为主线,全面推动群众体育、青少年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对外交流、体育文化建设,云南高原特色体育强省建设迈上新台阶。
全民健身为民惠民成效显著。“十四五”以来,云南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和“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投入资金9.76亿元,建成体育公园48个、全民健身中心13个、足球场地93个,累计建成体育场地15.89万余个,总面积1.33亿平方米。覆盖“一老一小”的城乡“15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159个公共体育场馆落实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服务,全省行政村(社区)体育设施全覆盖,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1.17块,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87平方米,国民体质合格率达92.8%,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42.6%,提前完成“十四五”任务目标。
云南在全国率先出台《体育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意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体育事业发展全过程,出台《云南省体育助力乡村振兴行动计划(2023—2025)》等系列文件,以“赛事+”模式创新业态发展,开展民族体育项目发掘、培育和传承,评选17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培育15个民族体育特色村寨,组织举办省级少数民族运动会,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获奖总数及表演项目成绩居第一,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高原特色竞技体育稳步崛起。云南健儿高唱国歌登上最高领奖台,实现历史性突破。云南运动员在东京奥运会夺得2银,在巴黎奥运会时隔12年再夺金牌,在杭州亚运会获5金4银1铜。冰雪运动实现历史性跨越发展,云南运动员在全国冬运会获7金7银8铜,云南省成功举办首届冬季运动会。玉昆足球俱乐部冲超成功,“三大球”改革深入推进,今年参加第十五届全运会,云南“三大球”项目进入决赛圈,云南省足球项目女子U16和男子U18首次同时闯入全国前八,云南足球引领“三大球”改革乘风起势。“十四五”以来,共在国际赛场获69金40银26铜、全国赛事获422金429银496铜。推动高水平人才梯队建设,推进训科医一体建设。深化体教融合,联合省教育厅制定《云南省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改革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搭建省市县三级青少年竞赛体系,后备人才体系和特色体育学校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全省注册青少年运动员约7万人,各级体校89所、在训运动员1.8万人,开展青少年线下主题健身活动覆盖人数超200万人次。
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动能强劲。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强化顶层设计,出台加快建设体育强省和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云南“大香格里拉”户外运动发展集聚区体验区等系列政策措施。强化部门协同,牵头实施体育产业、户外运动、体旅融合等系列三年行动计划,配合实施旅居云南建设、文化旅游强省建设、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等行动方案。强化品牌打造,打造“高原训练胜地、户外运动天堂、四季赛事乐园”三大品牌,云南高原训练基地群初具规模、综合保障全面提升,成为国内外多个项目专业队首选;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吸引四海宾朋来滇沉浸式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四季赛事乐园让赛事活动覆盖全省、全年无休,推动产业业态转型升级、实现消费场景创新,体育消费成为云南人民健康新风尚。
通过不懈努力,云南体育产业规模三年实现翻番目标,年均增速23%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预计到今年底,全省体育及相关产业总规模超1000亿元,体育企业数量有望超1.6万户,同比增长超23%;规模以上体育企业超100户,增长超10%。
云南以户外运动破局体育产业,连续承办3届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成果丰硕,为中国打造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乃至世界户外运动发展贡献了云南方案。打造的“大香格里拉”户外运动发展集聚区、先行区,是全国首个区域级户外运动发展样板,并按照“特色突出、优势互补、协同联动”的原则,实现了大理、丽江、迪庆、怒江“一城一品”的内核塑造,推动从单一的户外赛事向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转化。刺激体育新消费,推动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举办“跟着赛事游云南”系列赛事活动年均超2000场,实现经济拉动效应超100亿元。融入“旅居云南”建设大局,率先提出发展“体育旅居”,创新体文旅商融合发展模式,打造150个省级体育旅游精品项目、64个省级体育文化优秀项目,推动“跟着赛事游云南”向“体育旅居在云南”的深层次转变。坚持公益责任发展体育彩票,“十四五”以来,全省体育彩票累计销售625.92亿元,筹集公益金162.50亿元,位列全国前列,为就业、养老、医疗、教育及乡村振兴作出了突出贡献。
体育对外交流彰显新担当。以赛事活动为载体丰富民间交流,筑牢民心相通的“连心桥”。融入国家总体外交大局,承接国家援外项目,保障缅甸、老挝、柬埔寨、马尔代夫等多支国家队长期在云南训练,连续两年举办中华传统体育国际交流大赛,促进民心相通。服务全省“辐射中心”建设,聚焦跨境赛事活动,打造上合昆明马拉松等“‘一带一路’·七彩云南”国际品牌赛事,举办中缅瑞丽—木姐跨国马拉松赛、中越“两国一赛道”国际自行车赛、大理吴哥双城马拉松、边境幸福村国际体育嘉年华等特色赛事,上合昆明马拉松持续写入《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宣言》,中尼友谊龙舟赛、博克拉国际山地越野赛纳入《中尼政府联合声明》。拓宽民间交流机制,组织云南22家体育企业到柬埔寨参加东南亚运动会体育产业会展推介交流活动,推动体育与经济贸易等领域多元融合,让世界通过体育聆听云南声音。
云南网记者 牟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