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复杂尖锐,一种值得警惕的现象是,“低级红”和“高级黑”以各种形式混淆视听、干扰主流。这些现象表面上看是在“赞美”或“讨论”,实则歪曲事实、误导公众,损害党的形象和公信力。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必须增强政治鉴别力,旗帜鲜明地向这种不良现象说“不”。
所谓“低级红”,是指那些看似在“赞美”或“拥护”党的政策,实则方法简单、内容浮夸、效果适得其反的宣传方式。例如,个别地方在宣传扶贫成果时,刻意渲染贫困户“家徒四壁却悬挂满墙锦旗”;在报道干部作风时,过分强调“抱病工作不顾家人”等不近人情的细节。这种宣传不仅难以引发共鸣,反而容易引发公众反感,削弱正面宣传的说服力。
“高级黑”则更为隐蔽和危险,往往打着“理性探讨”“学术研究”的旗号,通过断章取义、偷换概念、制造对立等手法,达到否定党的领导、质疑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有的以“反思历史”为名行虚无历史之实,有的借“政策讨论”散布错误观点,有的利用个别事件否定整体工作。这些言论披着“客观中立”的外衣,实则包藏祸心,其危害不容小觑。
无论是“低级红”还是“高级黑”,都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舆论生态,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究其根源,既有认知水平、能力素质的问题,也有个别势力别有用心的操纵。在信息化时代,各类信息纷繁复杂,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隐蔽和复杂,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辨别能力。
抵制“低级红”“高级黑”,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要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说真话、道实情,避免为了追求宣传效果而脱离实际、夸大其词。宣传报道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其次要健全工作机制。要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压实各级党委(党组)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审核机制,严把政治关、内容关、质量关。加强对各类媒体平台的管理,依法治理网络空间,坚决遏制错误言论的传播。要建立健全舆情监测和研判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置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再次要提升工作能力。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门科学,需要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要适应媒体格局的深刻变化,不断创新宣传理念、内容和形式,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要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善于运用现代传播手段,有效引导社会舆论。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面对“低级红”“高级黑”等错误倾向,我们必须敢于亮剑、善于斗争。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自觉抵制各种错误言论,积极传播正能量,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舆论环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绵阳科技城新区 程欣)



滇公网安备 530302020001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