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城市圈 > 正文
罗平县富乐镇:多产融合促发展 乡村振兴添活力
发布日期:2025-10-31    来源:珠江网    浏览:4028

产业兴则乡村兴。近年来,罗平县富乐镇坚持“党建引领、因村施策”发展思路,积极开发“一村一品”,走出了一条“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致富新路,一个个特色产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成长为支撑一方天地的“大产业”,编织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图景。

该镇依托海拔、气候和土壤条件,精准定位,挖掘土地资源的独特价值,在富乐居委会,选择适宜种植的高品质红心猕猴桃。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将分散的土地和农户组织起来,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一颗颗毛茸茸的“小果子”,变成了农民口袋里的“金果子”,诠释了在有限土地上创造最大价值的集约化农业典范。

在必米村,引导农户养殖肉牛,统一引进优质种牛,推广科学饲喂技术和疫病防控体系,利用牲畜粪便就近还田,降低种植成本,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茭瓜地里,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昔日的荒芜地已成丰收之田,还形成了独特的湿地景观,在获得经济产出的同时,发展起乡村旅游;在人参果种植地,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这里的人参果品质好,口感香甜、水分足、糖度高,成为市场“新贵”。“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和水利条件,探索多元化产业发展途径,除肉牛、茭瓜、人参果外,还有特色辣椒、竹荪菌等产业。同时,在联农带农机制上不断创新,增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动能,让更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增收致富。”富乐镇必米村党总支书记刘文芳对产业发展信心满满。

沙河村,土瓜种植已有60多年历史,这里得天独厚的环境和土壤优势,种植的土瓜糖分高、水分足,备受市场青睐,家家户户都有种植,并不断扩大种植规模。村组干部还积极引导农户科学种植、管理、除草,提高土瓜产量和质量,土瓜种植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起着重要作用。

红岩、阿洪、半坡村属于山区与河谷槽区交汇地带,水稻作为传统主粮作物,具有天然优势。通过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深耕品牌建设,打造了“软香米”“小黄糯”等特色品牌,阿洪槽子的水稻产业焕发新的活力。红岩村党总支书记、阿洪槽子农特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彭茂权介绍说:“我们依托阿洪槽子优越的水资源及气候条件,以优质水稻种植、稻谷加工、大米包装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构建“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通过采取“统一供种+保底回收”模式,每年向农户免费发放优质稻种,实现户均年增收2000至3000元,经营效益稳步提升,今年又流转了100余亩土地,就想把阿洪槽子大米做大做强。”

据悉,该镇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融合促发展,不仅给群众带来了经济效益,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特别在种植、管护、采收等过程中还为附近村民拓宽了增收渠道,实现就近就业。据统计,2025年全镇农业产业解决务工2万余人次,支付薪资300余万元,成为激活乡村产业“造血”功能的重要支撑,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

当沉睡的资源被唤醒,当分散的优势被凝聚,富乐镇走出了一条优势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子。“近年来,我们以党建为引领,积极谋划产业发展,在持续做强烤烟、油菜、玉米等传统产业基础上,聚焦茭瓜、竹荪、人参果等特色农产品,以“三品一标”为核心抓手,强化品牌建设、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农民群众就地就业稳定增收,绘就生活富裕、幸福安康的乡村振兴新图景。”富乐镇党委书记表示。


罗平县融媒体中心:李忠桥、张正举

通讯员:陈柏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