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于10月28日至11月1日在南宁成功举办。10月31日晚,曲靖市滇剧花灯剧非遗展演中心携大型滇剧《糠米情》亮相邕州剧场,以精湛技艺与深厚底蕴,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极具云南地方特色的戏曲盛宴,赢得了满堂喝彩,更在南宁观众心中激起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现场反响热烈 跨文化共鸣获赞誉
演出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帷幕初启,极具地方特色的旋律悠然流淌,瞬间抓住观众心弦。演员们轮番登场,滇剧声腔高亢嘹亮、韵味醇厚,演员们唱念做打功力深厚,一颦一笑皆具风韵,将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刻画得入木三分。
随着剧情推进,观众情绪被充分调动。每到精彩之处,如一段难度极高的唱腔完美呈现,或是一组优美的身段集体亮相,现场便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许多观众情不自禁地跟随节奏拍手,完全沉浸在戏曲营造的艺术氛围中。演出落幕时,演员集体谢幕,掌声如潮水般一波接一波,久久不息。当地戏迷激动表示:“虽然语言不通,但艺术是共通的,我们能感受到那份真挚的情感和强大的艺术冲击力!”

艺术交流互鉴 非遗魅力跨越山海
本次戏剧周不仅是展示的舞台,更是学习与交流的桥梁。曲靖市滇剧花灯剧非遗展演中心带来的改编自经典剧目《琵琶记》的滇剧《糠米情》,在保留滇剧声腔韵味与表演精髓的基础上,以当代视角重构剧情、深化人物,既延续了滇剧善于抒情的传统,又赋予经典以新的时代感染力,充分展现了曲靖作为滇剧故里和花灯之乡的非遗保护成果。该剧既保留了传统戏曲的精髓,又在舞台呈现上进行了符合当代审美的创新,让古老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戏剧周期间,曲靖市滇剧花灯剧非遗展演中心演职人员与来自东盟各国及国内其他院团的艺术家们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大家围绕戏曲传承保护、创新发展、青年培养等议题交换心得,彼此借鉴,共同进步。此次演出,让更多海内外友人认识了云南曲靖,了解了滇剧的独特魅力,有力提升了曲靖文化在区域乃至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传承再谱华章
此次南宁之行成果丰硕,既收获了观众如潮水般的热烈掌声,更推动了滇剧花灯剧在国际舞台上的惊艳亮相,成为曲靖市滇剧花灯剧非遗展演中心坚定文化自信、积极践行“走出去”战略的一次成功实践。热烈的掌声与赞誉,不仅是对滇剧花灯剧艺术魅力的高度认可,更是对曲靖市文化工作者坚守非遗传承、创新表达方式的充分肯定。
作为曲靖市的重要文化名片,滇剧花灯剧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地方特色。此次展演,中心精心编排剧目,将传统艺术与现代审美巧妙融合,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唱腔与表演程式,又通过灯光、舞美等创新手段,让古老艺术焕发新生。在南宁的舞台上,演员们以精湛的技艺、饱满的情感,赢得了观众阵阵喝彩,也让更多人感受到了云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次“走出去”的成功实践,不仅拓展了滇剧花灯剧的传播范围,更增强了曲靖市文化软实力。未来,中心将继续以文化自信为引领,深化非遗保护与传承,推动滇剧花灯剧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文/图 朱洪良 通讯员 王媛萍)



滇公网安备 530302020001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