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城市圈 > 正文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宣威实验区校本课程课题正式开题
发布日期:2025-11-14    来源:珠江网    浏览:5014

2025年11月13日,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宣威实验区课题《宣威市小学学段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在西宁二小正式开题。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张雨芊老师和陶恩海博士、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艾兴,宣威市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云南省一级校长李波、曾淑红工作室核心成员,课题组骨干力量,7所课题样本校校长及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分管教研负责人参加活动。

课题主持人助理尹春梅代表课题组作开题报告。尹春梅围绕“我们为什么做—问题溯源探究,我们要做什么—目标内容界定,我们要怎么去做—方法路径规划,我们能做成什么—预期成果价值,我们凭什么能做成—基础保障分析。”五个问题进行了阐述。《宣威市小学学段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立足本土教育生态,以“恋乡土、肯实干、敢创新”为引领,聚焦教师课程创生力、本土资源教育力、三级联动机制,破解校本课程难题,构建具宣威辨识度的“四韵”课程体系与实施模式。旨在让乡土文化扎根课程,形成可借鉴推广的经验,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土化实践赋能,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贡献“宣威智慧”。

西南大学教授艾兴分享了对课题的深入理解和感受,对课题的多元协同研究团队的构建表示了高度的赞赏。艾兴提出了三个建议,包括将课题研究与区域校园课程建设相结合,重视老师的课程建设能力,以及强调了教师的凝聚力的重要性。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张雨芊老师和陶恩海博士肯定了课题的价值和目前的进展,表示今后将持续加强课题指导,并希望宣威实验区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帮助教师专业成长。

与会人员实地考察了西宁四小校本课程建设情况,校长黄燊报告了学校情智教育理念下的课程体系建构。

西南大学教授艾兴作《校本课程开发:12要点》专题讲座。艾兴从校本课程是什么,不是什么,怎样开发校本课程发进行专业阐述。

课题正式开题,标志着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宣威实验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迈入系统化、规范化推进新阶段。课题组将整合各方资源,切实把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提升教育质量的实际成效,为宣威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土化实践提供可借鉴的鲜活样本。


通讯员:周彦芬 田志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