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俊海)冬日暖阳,照耀着云岭大地的山乡巨变。2025年12月12日下午14时整,在云南省师宗县竹基镇抵鲁村委会的党员活动室内,气氛庄重而热烈。一面鲜红的党旗悬挂在会场正前方,旗下,抵鲁村委会党总支的党员同志们与来自中国移动师宗分公司的党支部成员们齐聚一堂,一场以“党建联创”为纽带,旨在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特别活动,正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抵鲁村委会党总支书记付世靖同志主持。

一、 高位引领:以理论共学凝聚奋进共识
“同志们,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与师宗移动党支部的各位战友们坐在一起,共同开展这次党建联创活动。”付世靖书记洪亮的声音回荡在会场,“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政策宣讲、走访慰问、爱心帮扶等多种形式,真正把党建的引领作用发挥出来,与我们的实际工作,与移动公司的业务优势紧密结合,为我们抵鲁村巩固好脱贫攻坚的成果,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打下根基。”
活动伊始,第一个重要环节便是“理论共学”。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付世靖书记在开场白中强调:“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于今年10月20日至23日在京胜利闭幕,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我们国家未来五年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和‘十五五’规划建议,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治理论学习的重中之重。”
在全体与会党员期待的目光中,付世靖书记郑重邀请:“下面,有请师宗移动公司的赵丽萍书记,带领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赵丽萍书记结合自身学习体会和行业特点,对公报精神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她谈到,“十四五”规划的圆满收官为“十五五”奠定了坚实基础,新征程上,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她特别指出,“十五五”规划建议中关于“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战略部署,与中国移动作为信息通信领域央企的使命担当高度契合,也与抵鲁村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
“信息通信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赋能千行百业的重要引擎。”赵丽萍书记的声音清晰而有力,“我们将以此次党建联创为契机,不仅要把党的最新理论、方针政策学习好、领会透,更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利用我们的网络和技术优势,为抵鲁村的乡亲们铺就一条‘信息高速公路’,让大家在数字时代一个都不掉队,共享发展红利。”
台上讲得投入,台下听得专注。笔记本上沙沙的记录声,是思想碰撞的声音;眼神中闪烁的思考光芒,是共识凝聚的火花。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理论学习,更是一次思想的再充电、精神的再洗礼、目标的再对齐。通过共同学习,村企双方的党员们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自身在乡村振兴伟大事业中所肩负的责任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也为后续行动的协同并进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 情暖入户:以爱心帮扶筑牢防返贫堤坝
理论学习的余温尚未散去,行动的号角已然吹响。活动的第二项重要议程——“入户走访”随即展开。在付世靖书记和赵丽萍书记的共同带领下,一支由村党总支委员和移动公司党员骨干组成的联合慰问组,带着精心准备的米、油等生活物资,走向村里几户重点监测户的家。
山路蜿蜒,却阻挡不了送温暖的脚步。慰问组一行首先来到了村民老张家。老张因病因学曾面临较大困难,在脱贫攻坚期间被纳入帮扶,如今虽已脱贫,但仍是村里重点关注的监测对象,防止其返贫是关键任务。
“老张,我们和移动公司的同志来看望你们了!”付世靖书记熟悉地推开虚掩的院门。赵丽萍书记快步上前,将饱含情谊的米和油递到老张手中,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快过年了,我们中国移动师宗党支部的一点心意,希望你们一家能过个暖冬。生活上还有什么困难,就跟我们说,大家一起想办法。”
老张激动得有些哽咽,连声道谢:“感谢党,感谢政府,也感谢移动公司!总是惦记着我们……现在政策好,村里也照顾,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
在另一户监测户李大姐家,情况类似。李大姐的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她独自一人在家照顾年迈的老人和上学的孩子。慰问组详细询问了她的家庭收入、孩子教育、医疗保障等情况。赵丽萍书记不仅送上了慰问品,还特别关心她家的通信需求:“大姐,平时跟孩子他爸联系多吗?家里网络怎么样?手机用着还顺手吗?”
李大姐表示,手机有时候不太灵光,流量也总觉得不够用。同行的移动技术人员立刻上前,耐心检查了她的手机,清理了缓存垃圾,优化了设置,并向她介绍了适合她使用的流量套餐。“您这个情况,我们可以帮您办理一个更优惠的家庭套餐,这样和孩子爸视频,看孩子学习资料都更方便。”技术人员贴心的话语,让李大姐脸上露出了宽慰的笑容。
一袋米,一桶油,价值或许有限,但其中蕴含的关怀与温暖却是无价的。这不仅是物质上的支持,更是精神上的鼓舞。它传递着一个明确的信号:党组织没有忘记任何一户困难家庭,央企的社会责任始终在线。这次入户走访,走进去的不仅是家门,更是民心;送出去的不仅是慰问品,更是党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深厚情谊,是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筑牢防止返贫防线添上的一块坚实砖石。


三、 精准赋能:以“暖心套餐”破解数字鸿沟
如果说理论共学和入户走访是此次党建联创的“标准动作”,那么随后在村委会院坝里火热开展的“服务进乡村,只为您满意”关爱活动,则是师宗移动党支部发挥自身优势、量身定制的“自选动作”,是一份实实在在的“暖心套餐”。
中国移动师宗分公司作为县委组织部指定的定点帮扶抵鲁村委会的挂联单位,始终将履行央企责任和义务扛在肩上。此次再度来到抵鲁村,他们带来的不是简单的慰问,而是旨在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的精准服务。
活动通知早已通过村里的广播和微信群发布。下午三点过后,村委会的院子逐渐热闹起来。闻讯赶来的村民们,尤其是许多老年人,围在几个临时搭建的服务台前,咨询着、办理着各项业务。现场气氛热烈,秩序井然。
这份“暖心套餐”内容丰富,直击痛点:
服务一:数字生活“贴心顾问”。 “我家那个宽带,有时候看着看着就卡了,小伙子能帮看看咋回事不?”“我这话费,总觉得扣得有点多,也不知道哪里超了。”……面对村民们提出的各种网络信号、宽带故障、话费疑虑、手机设置、垃圾清理等问题,移动公司的工作人员化身“数字生活管家”,面带微笑,一一耐心解答、现场处理。他们熟练地操作着检测设备,调试着路由器,帮老人清理手机内存,讲解套餐明细。这种“零距离”、“面对面”的免费服务,让许多原本对智能手机和网络感到困惑无助的老人豁然开朗。
服务二:通信设备“更新行动”。 针对部分村民,特别是老年人仍在使用仅支持2G网络的老旧手机,信号差、功能单一的问题,移动公司推出了极具诚意的终端升级计划。现场,凡是仍在用指定2G卡信号老年机的用户,经确认后,均可免费更换一部崭新的4G老年机(价值350元)。而对于不属于指定范围的其他移动用户,也享受到了极大的购机补贴,仅需支付99元即可购买一部4G老年机。这一举措,旨在强力推动农村通信基础设施的升级和用户终端的更新,让更多村民能够享受到高速移动网络带来的便利,跨越“数字鸿沟”。
服务三:业务办理“绿色通道”。 对于有开卡、办理或退订增值业务需求的移动用户,现场也开辟了便捷的“绿色通道”。工作人员引导着携带本人身份证和手机的村民们,快速查询、办理相关业务,确保他们能享受到最合适的套餐和最优质的服务。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组织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考虑到部分村民因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无法亲自来到现场,活动通知中明确告知:“若身体原因来不到村委会的家人们,可以电话联系第一书记张俊海,我们安排上门来服务。”这一安排,真正将“服务进乡村”的理念延伸到了“最后一米”,确保了关爱活动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我在外面打工,早就想给家里老人换个手机了,又怕他们不会用。这下好了,移动公司直接到村里,不仅优惠换机,还教怎么用,太周到了!”一位在外地工作、特意打电话回家通知此事的年轻人事后在电话里这样感慨。

四、 深度融合:党建联创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夕阳西下,暮色渐起,但抵鲁村委会院内的热情仍未消散。当最后一位咨询的村民满意离去,当技术人员完成最后一户上门服务任务返回,此次党建联创活动也接近了尾声。
回顾整个下午,这是一次内容充实、形式创新、成效显著的党建活动。
它以“理论共学”为引领,提升了政治站位。通过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十五五”规划建议的共同学习,村企双方党员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增强了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协同奋进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它以“入户走访”为载体,密切了血肉联系。走进监测户家中,送去生活必需品,倾听民声民意,不仅给予了困难群众实实在在的帮助,更传递了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巩固了党的执政根基。
它以“暖心套餐”为特色,彰显了央企担当。师宗移动党支部将党建活动与自身业务优势巧妙结合,把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切实解决了他们在数字时代面临的具体困难,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是“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信号满格”,意味着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服务的可靠,是乡村振兴的“硬支撑”;“服务在线”,体现了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时刻心系群众、担当作为的精神状态,是凝聚人心的“软实力”;“党旗飘扬”,则是这一切行动的根本保障和鲜明标识,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这次活动,成功地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与企业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有机结合,探索了一条“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发展共谋”的党建联创新路径。它不仅仅是一次活动,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它预示着,在未来的日子里,抵鲁村委会党总支与师宗移动党支部将继续以党建为纽带,在产业发展、数字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民生服务等更广阔的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擘画和谱写抵鲁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壮丽新图景。
党旗所指,行动所向。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抵鲁村,正沐浴着政策的阳光,搭乘着数字化的快车,在党建引领的康庄大道上,步履坚定,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滇公网安备 530302020001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