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优化城区人居环境,规范市容秩序,沾益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聚焦群众关切的环境痛点、管理难点,以专项治理为抓手,通过精细化管控、协同共治、长效化监督,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持续增强群众对城市环境的满意度与获得感,全力擦亮城市“洁净美”底色。

靶向施治,严控污染源头。针对工地扬尘、运输散落两大核心污染问题,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打出精准监管“组合拳”。一是强化工地源头监管,对城区在建建筑工地严格对标“六个百分百”要求,建立“一问题一台账”动态管理机制。截至目前,对城区在建工地进行800余次全覆盖巡查,检查发现问题30条,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2份,有效改善工地周边空气质量与环境秩序。二是强化运输管控,在城区主要出入口设置临时检查点,严查渣土车、砂石运输车密闭覆盖措施及运输资质,明确告知驾驶员严禁带泥上路或沿途遗洒。自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配合交警部门共检查运输车辆3200余辆,查处违规行为80起,切实保障城区道路洁净、畅通。

精细保洁,提升城市颜值。在强化执法监管的同时,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围绕“全域覆盖、精细作业”目标,构建环卫保洁与市容维护双提升体系。在环卫作业方面,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针对城区主次干道推行“机械清扫+人工保洁+快速捡拾”协同模式,每日凌晨5点启动机械化清扫设备,对道路开展全覆盖冲洗、扫尘;组织保洁人员分片包干,实时清理路面垃圾、落叶及烟头杂物,实现“路面无死角、杂物及时清”;同时,定期清洗公交站台、果皮箱等公共设施的污渍。在市容整治方面,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以“整洁、有序、美观”为导向,由执法队员引导流动摊贩到爱心摊位规范经营,并全面排查清理主次干道、楼宇墙面的破损广告牌与“牛皮癣”小广告,拆除存在安全隐患的违规户外设施,全方位焕新城市风貌。截至目前,执法队员规范流动摊贩3200余起,清理破损广告及“牛皮癣”1300余起,拆除隐患违规户外设施7处。

协同共治,筑牢长效根基。为推动环境治理从“单一管”向“多元治”转变,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以“群众力量”为核心支撑,构建长效治理格局。一是搭建“线上反馈+线下处置”双向互动渠道。依托“美丽沾益”微信公众号“问题上报”栏目、12345政务服务热线,接收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同步建立“及时响应、快速处置”办理机制。例如,今年7月市民王先生通过“美丽沾益”微信公众号反映施工未做降尘问题。执法队员接到问题后立即赶赴工地劝导施工负责人文明施工,做好喷淋降尘等环节。从受理问题到处置问题仅用5分钟,王先生对处理结果表示满意。二是强化全民参与引导。通过城管进社区宣传、以漫释法宣传等方式,引导市民主动上报路边遗撒、违规占道等问题线索,让“一线线索”成为执法工作的“活地图”。截至目前,群众举报问题平均受理时长30分钟,问题办结率达95%,构建了“全民共治”的良好氛围。
目前,沾益区主次干道整洁度显著提升,施工扬尘、车辆遗撒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城市环境品质持续向好。下一步,沾益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将持续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大理念,进一步深化市容管控网格、强化群众参与机制,为市民打造更干净、更整洁、更宜居的城市环境。
通讯员:余乐 黄亚平 吴梦园 路函烨 陈海荣



滇公网安备 530302020001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