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城市圈 > 正文
乌金焕彩:富源联社“贷”动大河乌猪奔向广阔天地
发布日期:2025-03-07    来源:珠江网    浏览:9498

在滇东富源的青山绿水间,一种生灵宛如夜幕中闪耀的星辰——大河乌猪,黑亮如墨,熠熠生辉。它不仅是省级农业遗产的瑰宝,更是村民心头的“乌金”,承载着世代耕耘的梦想与希望。在这片沉静而厚重的土地上,一场关于信念、坚守与重生的故事正悄然展开,映照着乡村振兴的光辉画卷。

乌金梦启 情归故土

富源营上镇骄阳似火,炙烤着这片红土地。在那当旧屋厂的养殖场内,泥土与猪舍交织的气息弥漫空气,不显污浊,反倒透出蓬勃的生机。李纯,这位皮肤黝黑、眼神坚定的养猪人,在猪舍间忙碌奔走,汗珠在额角滚落,映射着他眼中的光亮——朴实而深沉的希望。

2011年,他仍身处城市水泥丛林,心中却始终萦绕着故土的召唤。那是记忆深处大河乌猪低吟的旋律,更是他与这片土地割舍不断的情感。他毅然决然告别都市的霓虹,回到生他养他的家乡,只为心中那份沉甸甸的“乌金”梦。

租下旧屋厂,搭起简陋猪舍,他如同拓荒者般双手开路,要让这片沉寂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晨曦微露,他已开始忙碌,打扫猪舍、调配饲料、观察猪群,每一个细节都不敢松懈。他像雕琢玉石的匠人一般,悉心呵护这些黑亮的小生命,盼望着它们能成为改变生活的希望。


风云突变 乌金梦碎

起初,一切顺风顺水,乌猪因其优良品质赢得市场青睐,养殖场规模迅速扩大,年营业额突破50万元。猪舍里,膘肥体壮的乌猪哼唱着丰收的赞歌,李纯的梦想仿佛触手可及。然而,市场风云变幻,往往比山间气候更加难测。

2020年,一场行业“寒流”骤然袭来。猪肉价格如断崖般跌落,从35元/公斤滑落至17元/公斤,直逼成本红线。而饲料价格却一路飙涨,养殖成本急剧上升。昔日充满希望的猪舍,逐渐变成了焦虑与挣扎的战场。

“看着猪崽一天天长大,就像看着白花花的银子变成饲料,哗哗流走。”李纯低沉地说道,声音中透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卖一头猪,刨去成本,几乎所剩无几,有时甚至还要倒贴。”

资金链断裂的危机步步紧逼。曾经丰盈的流动资金,如同干涸的河床渐渐见底,连购买下一批饲料的钱都捉襟见肘。四处奔走求助,却屡屡碰壁,养殖行业的高风险与缺乏抵押物,让银行大门紧闭。李纯仰望星空,心中充满迷茫与无助,但他不甘心,绝不甘心!


金融活水点亮希望

就在希望即将熄灭之际,“富源县联社”这个名字,如同黑暗中的灯塔,照亮了李纯前行的路。他带着最后一丝希望,推开了营上信用社的大门。

接待他的是一位年轻的客户经理——小肖。不同于其他银行人员的冷漠,她没有急于翻看资产证明,而是耐心倾听,递上一把椅子,让李纯坐下,听他诉说乌猪的珍贵、创业的艰辛,以及眼下的困境。

几天后,阳光明媚的清晨,小肖背着挎包,沿着田埂上的泥泞小路,走进了那当旧屋厂。乌猪们好奇地打量着这位陌生来客,而小肖则仔细查看猪群健康状况,评估养殖场卫生环境,与李纯深入交流养殖技术与市场行情。她看到了李纯眼中的执着,感受到了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两天后,一个改变命运的日子到来了——30万元贷款获批,如同久旱甘霖,终于浇灌在这片干渴的土地上。

“拿到贷款的那一刻,我的手都在发抖。”李纯回忆起那天,眼眶微微湿润,“像是在沙漠中行走多日的人,终于找到了一片绿洲。”有了这笔“救命钱”,饲料及时购入,猪舍里再次响起乌猪欢快的哼唱,生命的活力重新回归。


乌金闪耀 浴火重生

这笔金融活水,成为李纯浴火重生的动力。他起早贪黑,修缮猪舍,优化饲养环境,钻研养殖技术,确保每头乌猪都能健康成长。而小肖,也不仅仅是提供金融支持的信合人,更是与他并肩作战的朋友,为他带来市场信息、政策指导,让这条“乌金”产业链越走越稳。

时光荏苒,一年过去,李纯的乌猪成功度过市场寒冬,猪群数量成倍增长,肉质更加上乘,“乌金”品牌逐渐打响,订单纷至沓来,甚至远销外县。

站在猪舍前,望着那群膘肥体壮、光亮如墨的乌猪,李纯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那笑容,如同阳光洒在富源大地,灿烂而温暖。“多亏了富源联社,我的‘乌金’才能重焕光彩!”


金融赋乡村振兴

金融活水,润泽田野,滋养希望。在这片曾被贫困笼罩的土地上,大河乌猪的哼唱声,已然奏响乡村振兴的序曲。富源县联社的脚步从未停歇,他们深入田间地头,走进村寨农户,为养殖户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过去一年,5500多笔贷款,如涓涓细流汇聚,化作2.35亿元的金融活水,浇灌着一个个像李纯这样的养殖场和农户。

这不仅仅是一串数字,更是猪崽的欢叫,是乡亲们的笑颜,是乡村振兴的希望。

“我们不是放贷,而是在播种。”富源县联社理事长张涛轻抚“乌猪贷”产品手册,封面上烫金的大河乌猪图案,在暮色中隐隐生辉。当金融的理性与土地的温度相遇,便孕育出最温暖的乡村振兴故事。、


通讯员:黄合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