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法治先行,法治是实现乡村善治的根本保障,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支撑。市委政法委驻多乐社区工作队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以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为突破口,将普法工作与产业发展、矛盾化解、平安建设等重点工作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一、抓机制,促保障,全面夯实普法工作基础
市委政法委驻村工作队协同社区两委班子充分发挥社区党总支战斗堡垒作用,在社区内部成立普法宣传工作小组,制定包保名单。同时,为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制定了《多乐社区居民公约》和《山立哨居民小组居民公约》;实行网格化管理,划分网格17个,选聘专责网格员17名,划分微网格72个、选聘“吹哨人”144人,配备社区法律明白人12人、法律顾问2名。
二、抓示范、强服务,深入推进普法宣传工作
切实加强法治创建工作。一是扎实开展法治创建。在社区内部设立公开栏,以“四民主、两公开”为主要内容,把社区各项事务向社会公开,使村民依法参与自治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高,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得到加强。二是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以重大节假日、社会敏感时期、特别防护期为重点,坚持每周一排查,每月一研判。对排查出的重大矛盾纠纷,严格按照“五个一”和“三个不放过”的要求,着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当地,消除在萌芽状态。近两年来,共排查劳资、土地流转等矛盾纠纷168件,调解167件,1件正在调处中,防止赴省越级上访3起,有效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区稳定。三是逐步完善法治文化设施建设。将法治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社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市委政法委2022年专项帮扶资金30万为启动资金,建设法治文化宣传长廊,安装宣传展栏12套及法治廉政文化格言板若干。
以点带面,抓好居民法治教育。一是积极运用法治宣传教育平台。通过手机微信、广播、横幅、宣传栏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法律法规。推广“知法明理人”学法小程序,组织开展认证考试,依托市委政法委编印宣传指南、宣传单,利用赶集日、大走访等活动,发放给群众,解答法律问题。近两年来,共发放各类普法宣传资料4200余份,张贴宣传标语、横幅60余次,通过考试认定执法明理人864人,选树平安家庭920户。二是扎实开展大型法律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农村法治宣传月、青少年法治宣传周、社区法治宣传日、重要节假日等活动契机,由市委政法委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及社会律师团体深入周末集市、社区小学开展联合宣传,共开展大型宣传活动9场次。
三、抓重点、促效果,大力推进普法宣传活动
助力乡村振兴项目落地。市委政法委驻村工作队协同社区普法队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土地流转专项普法活动,聚焦流转合同签订、农民权益保障、违约责任等关键点,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普法宣传,助力乡村产业项目落地落实。一是组织法律知识讲座,邀请专业人士详细讲解土地流转的法律规定和规范流程;二是发放通俗易懂的普法宣传资料,包括常见纠纷案例解析等;三是在村里设立法律咨询点,现场为农户解答疑问。
源头化解信访积案。市委政法委驻村工作队高度重视社区长期存在的“老上访户”问题,建立“一案一策”档案,通过反复上门走访,与当事人进行深入沟通,耐心释法析理,阐明合法维权途径与越级缠访违法后果。同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引导当事人通过调解、诉讼等法治轨道解决诉求。
筑牢命案防控筑屏障。针对刑满释放、社区矫正等特殊重点人群,建立三级长效安帮机制,实行法治教育与帮助扶持相结合,通过拓宽安置渠道,加大安置就业力度。针对精神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逐一开展大排查、登记造册、风险评估、强化包保稳控。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普法和治理举措,多乐社区已连续二十年未发生恶性案事件。
作者:市委政法委驻多乐社区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