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城市圈 > 正文
“我”的缺席,为了万家的圆满——富源县联社国庆中秋双节系列报道·圆心篇
发布日期:2025-10-13    来源:珠江网    浏览:1852

中秋,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团圆期盼。然而,有一种圆满,是以缺席自己的宴席为代价,去点亮万家的灯火。在云南富源,一个空着的座位,半块吃剩的月饼,生动诠释了一名基层共产党员“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深情承诺。

   冲锋号,有时就是电话里一声焦灼的求助。当万家灯火点亮中秋夜,富源县联社客户经理张毅的战场,却浓缩在一方小小的办公桌前。电话那头,是富村镇10户果农一整年的希望——60吨即将错失销售窗口的苹果。一句“这可是我们全村十户人的饭碗”,瞬间将一笔商业贷款,上升为一场必须打赢的民生保卫战。对于张毅而言,胸前鲜红的党员徽章,此刻就是最明确的指令。他深知,金融工作者的职责,不仅是锦上添花,更是雪中送炭;共产党员的使命,就是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有一种速度,叫与民心同频;有一种坚守,是以初心为炬。寂静的办公楼里,只有键盘的敲击声,像与丰收赛跑的急促战鼓。屏幕的冷光映照着他专注的脸庞,而几十公里外,是果农们焦灼等待的心。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业务操作,这是一场与时间、与市场、与群众期盼的赛跑。当他对着电话喊出“款马上到!”时,电话那头爆发的欢呼与哭泣,穿透夜空,汇成这个中秋夜最动人的交响。他守护的,不只是一季收成,更是万千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信心。

    “小家”的短暂缺憾,是为了“大家”的长久圆满。当张毅拖着疲惫回到家,迎接他的,是尚温的饭菜和趴在桌上熟睡的儿子。孩子小手中紧攥的那半块月饼,仿佛一枚无声的勋章,记录着父亲的奉献与儿子的等待。这一幕,是愧疚,更是慰藉。这份沉甸甸的慰藉,源于一名党员干部最朴素的价值选择:把人民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正是无数个像张毅一样的基层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舍弃小我,成就大我,才汇聚成了我们这个时代最温暖的底色,构筑起党和人民群众最坚实的血肉联系。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宏大画卷中,金融是不可或缺的血脉。我们需要更多像张毅这样的“金融铁军”,他们不仅是业务的精兵,更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他们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用一次次“我”的缺席,成就了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圆满。这,就是新时代共产党人最美的团圆。

(通讯员:黄合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