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城市圈 > 正文
葵山镇:“三心”服务筑牢基层治理根基
发布日期:2025-10-17    来源:珠江网    浏览:6841

近日,葵山镇山乌果村迎来暖心一幕:师宗县政法委派驻该村的驻村干部收到一面写有“弘扬社会正能量爱心化作及时雨”的锦旗。这面锦旗不仅是对一次成功紧急救援的感谢,更是对山乌果村长期以来坚持“为民办实事”、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生动诠释。背后,是山乌果村以“暖心人、贴心人、家里人”的“三心”服务理念,织就的一张有温度、有速度的基层服务网。

“暖心人”危急关头,二十分钟上演生命救援。2025年9月14日,一场意外突如其来。一名外地务工人员在山乌果村辖区进行县乡公路日常养护时,不慎被割草机割伤,伤势严重,血流不止。险情就是命令!村“两委”及驻村干部在听闻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他们临危不乱,一边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一边利用掌握的急救知识为伤者进行包扎止血和初步伤口处理,有效防止伤情恶化。在整个救援过程中,配合默契,从听闻消息到把伤者安全转移至救护车,整个过程高效有序,用时不足二十分钟,为抢救生命赢得了最宝贵的“黄金时间”。据悉,目前伤者已基本康复。这次成功的急救,不仅是葵山镇应急处突能力的集中体现,更是其网格化管理服务效能、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生动缩影。

“贴心人”快速响应,破解群众“急难愁盼”。近年来,葵山镇积极探索并实践“常态监测+快速响应”的基层治理模式,确保群众呼声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据统计,2025年仅山乌果村就接待群众来访2000余人次,收到各类诉求1100余件,办结率达到100%。服务岗位前移,响应快速精准。在面对暴雨、冰雹灾害时,组织村“两委”干部第一时间连夜排查,逐户核实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到信息上报及时准确。山乌果村共769亩农作物受灾,通过积极申报救灾救援保险补助等,为51户受灾群众送上了“定心丸”,最大程度挽回了损失。当多日暴雨导致村内道路出现塌方和积水时,及时组织力量赶赴现场处置,共投入资金1.2万元,修复破损道路300米。

“家里人”共治共享,文明乡风浸润人心。基层治理不仅在于解决急事难事,更在于培育文明乡风,激发内生动力。葵山镇在山乌果村创新采取“一约三治、支部先行、全员参与”的联动模式,将村规民约与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文明创建等深度融合,推动“法治、德治、自治”协同发力,让遵守规则逐渐成为村民的习惯。一支由村组干部、网格员、党员和志愿者组成的服务队伍,常年穿梭于村头巷尾、田间地头,他们通过入户宣讲、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将工作融入日常,做服务群众的“家里人”。2023年3月山乌果村被评为“云南省卫生村”,2022年被曲靖市委、市政府评为“市级文明村”,2023年更有一名村级网格员荣获“市级十佳网格员”称号。 一次成功的紧急救援,检验了葵山镇基层组织的“硬”实力;而“热心人、贴心人、家里人”的“三心”服务理念,则彰显其乡风文明的“软”实力。

下一步,葵山镇将持续践行“为民办实事”的宗旨,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用心用情服务群众。

通讯员:平延杰 赵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