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城市圈 > 正文
以金融之光 点亮同心之路——富源县联社金融知识宣传工作纪实
发布日期:2025-11-03    来源:珠江网    浏览:1340

乌蒙巍巍,见证过“走泥丸”的长征史诗,也观照着另一场伟大的进军: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宏阔征途上,如何确保每一位群众,尤其身处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同胞,一个不落,共同受益?

在云南富源的乌蒙山深处,一支农信“宣传队”正以脚步丈量初心,给出了一份温暖的时代解答。他们将金融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用乡音融化隔阂,让每一次知识普及,都成为守护民生福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这束在基层闪耀的金融之光,为“金融的根脉在实体,金融的初心在人民”这一论断,写下最生动的注脚。

时代之问——为何金融的“阳光”必须照进最偏远的角落?

答案清晰而坚定:那里是守护民众“钱袋子”的最后防线,是维系社会稳定与民族团结的关键节点。在富源这样的多民族聚居区,金融知识的“洼地”极易沦为电信诈骗与非法集资的“温床”。这道知识鸿沟不仅威胁着万家安宁,其涟漪更可能冲击民族和睦的基石。打通这“最后一公里”,既是金融机构必须扛起的社会责任,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向基层延伸的“神经末梢”,其分量关乎“国之大者”。富源县联社的干部职工并非坐而论道,而是选择向下扎根,直面问题核心,毅然投身于这场攻坚战。

人民之路——如何用群众的“钥匙”打开群众的“心锁”?

答案质朴而深刻:走进他们,理解他们,成为他们。生硬的条款远不及家门口的故事动人,标准的官话难抵一句亲切的乡音暖心。富源县联社的宣传队深谙此道。在古敢水族乡集市,他们脱下西装,换上民族服饰,一句“同胞,你好”,瞬间消弭了隔阂。他们将金融风险编成方言顺口溜,通过村里的大喇叭广播;用“新保村段某”的真实案例以案说法,让风险警示刻骨铭心。从“你听我说”到“我们一起做”,他们联合村干部手把手教村民安装反诈APP,变“独唱”为“合唱”,将金融知识的“毛细血管”织密进每个村落。这不仅是方法的创新,更是思想的回归——回归到群众路线这条我们党无往不胜的生命线上。

价值之光——当金融血脉融入民族肌体,将绽放怎样的“同心之花”?

答案温暖而高远:它既是金融安全的“守护花”,也是民族团结的“同心花”,更是共同富裕的“希望花”。2025年以来,10余场集中宣传,发放超5000份资料,接受逾1500人次咨询……数字无声,却最有力量;而数字之上,价值的升华尤为可贵。当印有水族文字的宣传页递到同胞手中,传递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尊重与关怀,是在浇灌民族团结的根脉。当群众从“谈‘贷’色变”到学会运用金融工具理性规划生活,激发的便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宣传队的背包里,承载的早已超越政策与传单,而是一颗“金融为民”的滚烫初心;他们的行动,也已突破业务范畴,成为以高质量金融服务促进乡村振兴、深化民族交融的有力探索。

这支活跃在乌蒙山间的农信“宣传队”,是富源县信合人新时代风貌的一幅鲜活写照。他们以执着坚守,回答了“金融为谁”的根本命题;用创新实践,探索出党建引领与业务发展的融合路径。他们是金融知识的“播种机”,是乡村振兴的“护航员”,更是民族团结的“促进派”。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这束在乌蒙山深处点亮的光,映照着金融的人民底色,也必将汇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万丈光芒,在广袤大地上,浇灌出更多绚烂的团结之花,结出更为丰硕的共富之果。

(通讯员黄合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