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城市圈 > 正文
以过硬组织力淬炼新时代硬核担当
发布日期:2025-11-25    来源:珠江网    浏览:844

时代大潮奔涌,复兴伟业催征。越是壮阔的征程,越需要硬核的担当;越是艰巨的任务,越需要坚强的组织。过硬的组织,是孕育、激发、支撑过硬担当的沃土与基石。唯有将组织体系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方能有效凝聚奋进力量,激励广大干部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铸就过硬组织,首在筑牢“如磐信念”的政治根基,为担当“立柱架梁”。组织的“过硬”,首先体现在政治上的绝对可靠和坚定。这是激发担当精神的“定盘星”和“压舱石”。要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植理论根基,掌握看家本领,胸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只有在思想上高度统一、政治上清醒坚定、行动上步调一致,才能确保担当的方向不偏、立场不变。一个政治功能强、核心作用发挥好的组织,就如同磁石般凝聚起成员的忠诚与信仰,使每一位成员都自觉将担当融入为实现崇高理想和宏伟目标而奋斗的具体实践,在面对风浪考验时稳得住心神,在推进复杂工作时把得准方向。

铸就过硬组织,重在树立“实干实效”的鲜明导向,为担当“擂鼓助威”。组织的力量,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倡导什么、鼓励什么、重用什么的导向作用上。过硬的组织,必然是让担当者“香起来”、让有为者“有位子”的组织。必须坚决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观念,打破“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窠臼,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要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近距离、多维度、常态化考察识别干部,真正把那些在关键时刻豁得出、重大任务面前冲得上、攻坚克难中拿得下的干部发现出来、使用起来。要通过“优者奖、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生动实践,在全组织乃至全社会营造“崇尚担当、褒奖实干”的浓厚氛围,让担当作为成为新时代干部的鲜明特质和自觉追求。

铸就过硬组织,要在锤炼“攻坚克难”的实战能力,为担当“淬火加钢”。“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过硬的组织,不仅是“号召部”,更是“锻造厂”,必须致力于提升成员履职尽责、完成使命的实际能力。要聚焦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干部成长的短板,加强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推动干部在干中学、在战中练。要有计划地把干部放到改革发展主战场、维护稳定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去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特别是要引导干部在处置重大突发事件、解决复杂矛盾问题、应对严峻风险挑战中,磨练意志品质,提升斗争本领,掌握破局方法。当组织的每一位成员都练就了担当作为的“宽肩膀”和“真功夫”,整个组织才能迸发出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强大战斗力。

铸就过硬组织,贵在营造“风清气正”的优良生态,为担当“清障护航”。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是激发担当作为的“阳光雨露”。组织内部如果风气不正、纪律松弛,甚至“劣币驱逐良币”,必然挫伤实干者的积极性。必须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一方面,要从严管理监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让纪律“长牙”、规矩“带电”,确保担当在纪律和规矩的轨道上运行。另一方面,要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精准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为那些在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中出于公心、依法履职,但出现失误或偏差的干部撑腰鼓劲,最大限度打消其“动辄则咎”的后顾之忧。同时,要关心关爱干部,特别是那些在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默默奉献的干部,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让其安心、安身、安业,心无旁骛地担当作为。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过硬的组织建设非一日之功,激发过硬的担当作为亦需久久为功。只要我们持续用力、精准发力,不断建强组织体系,提升组织效能,就一定能汇聚起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激励广大干部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以“舍我其谁”的魄力、“中流击水”的勇气,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光辉业绩!

(绵阳科技城新区  王治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