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城市圈 > 正文
种好梧桐树 引得凤凰栖 打造人才生态的四季花园
发布日期:2025-04-29    来源:珠江网    浏览:1282

近年来,广西全州县通过构建“政策护航+服务供给+安居保障”人才服务体系,打造“线上+线下”服务闭环,以精准服务破解人才“关键小事”,做实做细人才服务文章。(4月18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当政策如阳光普惠,服务如细雨润泽,生态如沃土丰饶,人才自会如春笋破土、如夏花绚烂。这不仅是地方的实践,更是每个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城镇应有的觉醒,种下尊重人才的因,终将收获振兴腾飞的果。

政策松土,让人才根系深扎。吸引人才不能靠喊口号,得像园丁改良土壤般调整政策。要打破学历、资历的硬杠杠,让会种田的土专家、善创新的小店主都能被看见。政策工具箱里既要有安家费、创业贷这样的“速效肥”,也要有子女入学、父母养老的“长效剂”。关键是把政策条文变成白话指南,扫码就能查、刷脸就能办,让人才感受到的不是冰冷的条款,而是温热的诚意。

服务活水,浇灌创新新芽。人才服务最怕“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要建立“人才服务便利店”,把分散在各部门的审批事项打包成“服务套餐”。设立“人才服务生”岗位,像餐厅领班般全程陪办、帮办、代办。开发“人才服务日历”,主动提醒职称申报、项目申报等节点,让服务从“你来找”变成“送上门”。记住,最好的服务是让人才感觉不到服务的存在,就像好空气让人自由呼吸。

安居暖巢,孵化梦想翅膀。安居不是给把钥匙这么简单,要打造“成长型社区”。单身青年需要共享厨房结交朋友,年轻父母期盼托管空间,创业者渴望咖啡厅里的灵感碰撞。人才公寓要有能种绿植的阳台、能看星光的露台,让水泥盒子变成有温度的家。更要用社区活动织就人际网,组织厨艺大赛、读书会,让异乡人变成新家人。

生态雨林,涵养成长沃土。人才生态不是栽几棵名贵树种,而是要培育共生共荣的雨林。企业家与艺术家喝茶聊跨界,程序员和手艺人切磋新创意。政府要当“生态管理员”,既保护“参天大树”,也呵护“灌木小草”。建行业交流站、设跨界创新奖,让技术宅遇见投资人,让文艺青年邂逅乡村匠人。这样的生态里,每个人才都能找到自己的生态位。

文化润心,凝聚精神磁场。物质留人终有限,文化留心方长久。挖掘本地非遗故事,让人才在舞龙灯、做陶艺中感受地域魅力;开设方言课堂,帮外来人才听懂市井温情。更要让人才参与社区治理,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听见他们的声音,在街角公园设计里采用他们的创意。当人才成为城市更新的主角,归属感便油然而生。(作者:胡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