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百合花开正艳。待补镇野马村、大坝村、鹧鸡村2500亩百合基地里,工人们正在采割、分拣、包装百合花,每天有20多辆面包车陆陆续续从基地运送百合花到昆明斗南花卉批发市场,一派繁忙的劳动场景。
走进大坝村甲马石村民小组,沟壑纵横的山坳里,随处可见整齐排列的百合大棚,大棚内密密麻麻的百合花蕾数不胜数,散发出一股浓烈的花香味。“我们的土地租给寻甸人种植百合,种植大户返聘群众在基地务工,每天做10小时有100元的收入,既照管了老人小娃,又增加了家庭收入,这一举措非常好。”甲马石村民小组长哏波闷开心地说。“待补镇海拔高、土地松软、水源无污染、昼夜温差大,种出的百合个大饱满,花瓣厚实,储存时间长,市场上很受欢迎。而且生态好、病虫害少,种球种下去可以管三年。”寻甸县鸡街镇种植大户兰明林说。
在野马村2000亩百合基地里,10多个分拣车间内摆放着刚采割回来的百合花,50多名工人正在分拣、捆扎、包装,他们手法娴熟、动作敏捷,忙得不亦乐乎,不一会满满的一车包装好的百合花准备上路,送往昆明斗南花卉批发市场,再经斗南花卉市场销往大中城市和空运到国外。
野马村党总支副书记杨绍斌介绍,我们村种植百合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今年种植百合花共2000亩,是寻甸县鸡街镇的60多户种植大户组团来带动发展的,主要种植的品种是从荷兰引进的红丝带、星光、皇后、普拉多芬、晚霞等品种,百合产业共带动当地3000余名群众家门口就地就业。
通讯员:李兴奎 金饮玉 杨绍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