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是当归中耕管理黄金期。待补镇12个村的5000余亩当归基地里,工人们穿梭在当归丛中除草、施肥、打药,确保今年有个好收成。
大坝村副主任李有福种植当归已有9年的历史,在他的带动下,全村20余户群众种植当归400亩。在甲马石小组当归基地里,沟壑纵横的山沟里全是当归药材,放眼望去一片绿油油的丰收景象,粗壮肥厚的当归把肥沃的土地遮盖得严严实实。
“当归苗是从曲靖市陆良县引进来的,在过一个月当归就可以采收了,到时候甘肃省的收购商会到待补镇设点收购当归,不愁卖不掉。今年我家种了36亩当归,亩产在900—1000公斤,今年的市场价格在10—12元每公斤,预计毛收入36万元,除去生产成本,纯收入应该有10多万元。”李有福说。
走进野马村,大片大片的当归分布在村子前平整的土地上,微风吹来左右摇摆,像海面上泛起的波浪非常壮观。野马村党总支书记杨清华介绍,全村现有种植当归的本地大户和外地大户100余户,现已发展当归种植2000余亩,带动了当地300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务工。目前,已有30个收购商到基地以每公斤13元的价格提前订购当归,全村当归产值将突破2500万元,“苦药材”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富产业”。
待补镇属典型的冷凉山区,海拔在2300米—2800米之间,是会泽县没有烤烟、水稻的乡镇之一。该镇以“草莓、百合花、中药材”为突破口,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助农增收,走出了一条高山特色产业“种植在村、增收在户、加工收购在镇”的发展路径。
今年,待补镇野马、歹咩、糯租、鹧鸡等12个村的1000余户群众在发展当归种植,种植面积达5000亩,当归产量将突破500吨,实现产值5000余万元。
通讯员:李兴奎 金饮玉 代兴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