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街道寨子口社区位于富源县城西部,作为典型的农业社区,这里地势平缓,规模化农业优势显著。然而,每年春耕秋收时节,巨大的劳动力缺口却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工价高、工人少、一工难求”,尤其对日均用工超350人的寨子口5312亩农业产业园造成严重冲击。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中安街道党工委在深入调研后,精准施策,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实施劳务品牌锻造行动,创新打造“中安幸福里·浒乡就业社区”劳务品牌,通过组建党支部、成立劳务公司、设立零工驿站“三合一”服务平台,将群众“找工难”与企业“招工难”的双向困境,转化为“家门口就业”的双赢局面。
聚焦难题,精准把脉劳务用工“痛点”
调研发现,园区用工面临四大突出问题:一是季节性“招工难”,烤烟集中移栽采烤期间劳动力竞争激烈;二是群众“找工难”,信息不对称、组织化程度低导致务工渠道不畅;三是“工头”两端收费,既向务工群众收取车费,又向用工企业收取车费;四是部分种植大户存在劳资纠纷隐患,务工群众权益保障不足。
党建引领,构建“三合一”服务平台
面对挑战,中安街道党工委以寨子口农业产业园党支部为核心,凝聚党员力量,搭建组织化就业平台;依托寨子口社区集体企业——富源县浒乡移民服务管理有限公司,搭建劳动力转移平台,精准对接企业用工需求与劳动力供给;以寨子口产业园“零工驿站”为载体,搭建劳动力服务平台,提供从求职登记、政策咨询到维权保障、生活便利的“一站式”服务。
精准摸排,建立“幸福里”就业供需三本账
街道通过深入摸排,建立《就地就近务工台账》,摸清466名可就近转移劳动力底数;建立《产业园劳务用工需求台账》,精准掌握企业每周用工计划;建立《监测户开发式帮扶台账》,将22名监测户劳动力纳入零工队伍,确保增收有保障。
专班驻点,做实精准服务“三环节”
由街道干部、党员、就业专员等组成工作专班,与企业共同科学计划用工,采用“周计划、日调度”机制;通过微网格精准招募,组建63支共466人的待工班组;最后有序组织“点单—派单—接单”式用工,明确公开90元/天、9小时工作制及加班、交通补贴标准,确保务工群众“有活干、有钱赚、权益有保障”。自7月28日平台运行以来,已累计用工1487人次,发放工资13.38万元、交通补贴2.86万元。
下一步中安街道将按照规划进一步推进浒乡就业社区的完善,切实把“规划蓝图”一步步变为百姓增收、企业增效、乡村增色的“幸福实景”。
(通讯员:夏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