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逢伟大时代,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这支队伍的的精神状态与能力素质,直接关系到事业薪火相传,关系到民族复兴伟业。踏上新征程,面对新挑战,年轻干部尤需涵养充盈于内的“三股劲”,方能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在实干笃行中书写绚烂青春。
第一股劲,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 年轻干部最大的优势在于朝气蓬勃、思想活跃,最应避免的是未老先衰、暮气沉沉。这股闯劲,体现在敢于打破思维定势,不囿于条条框框,勇于在改革攻坚中当先锋,在创新探索中打头阵。它要求年轻干部不做“温室花”,要当“爬山虎”,主动到艰苦复杂地区、关键吃劲岗位去“墩苗壮骨”,在直面矛盾、解决难题中增长胆识才干。现实中,少数干部存在“佛系”心态、“躺平”倾向,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困难往上交,这实质是担当精神的缺失。组织上要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让年轻干部能够卸下包袱、放开手脚,大胆地试、勇敢地闯。
第二股劲,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伟大事业往往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必然布满荆棘坎坷。年轻干部有激情、有冲劲是好事,但也需警惕“三分钟热度”,避免在挫折面前一蹶不振。韧劲,就是一种永不言弃的执着,一种久久为功的坚持。它要求年轻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甘于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就像钉钉子,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面对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社会治理等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没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韧劲,难以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引导年轻干部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练就“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心理素质,在百折不挠中锤炼钢铁意志。
第三股劲,是“不待扬鞭自奋蹄”的钻劲。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年轻干部正处于学习能力最强的黄金时期,切不可满足于“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钻劲,就是一种如饥似渴的学习状态,一种精益求精的专业追求。它要求年轻干部沉下心来,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真正钻进去研究政策、钻研业务、熟悉基层,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和“活字典”。要克服“本领恐慌”,就必须发扬“挤”和“钻”的精神,既要向书本学,更要向实践学、向群众学,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完成一项项具体任务中,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让自己真正“富起来”、强起来。
闯劲、韧劲、钻劲,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闯劲是开疆拓土的锐气,韧劲是持之以恒的定力,钻劲是行稳致远的内功。年轻干部只有将这“三股劲”融为一体,以闯劲劈波斩浪、打开局面,以韧劲固本培元、锲而不舍,以钻劲蓄能充电、提质增效,方能在时代的浪潮中挺立潮头,在复兴的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各级组织也需用心用情用力,为年轻干部涵养这“三股劲”培厚土壤、搭建舞台,激励他们在火热实践中绽放最美芳华。
(绵阳科技城新区 王舜章)



滇公网安备 530302020001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