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城市圈 > 正文
抓落实是基层干部的“必修课”
发布日期:2025-10-28    来源:珠江网    浏览:1682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抓落实是基层工作的生命线,是衡量基层干部能力素质的重要标尺。在新的赶考路上,基层干部作为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必须把抓落实作为基本功、必修课,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吃透上情与摸清下情相结合,找准落实的“切入点”。抓落实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而是要在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和上级部署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基层干部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准确把握政策内涵和意图,确保落实不偏向、不走样。同时要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本地区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群众需求等实际情况,找准政策要求与基层实际的最佳结合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落实方案,避免“上下一般粗”。

项目化推进与精准化施策相统一,把准落实的“着力点”。抓落实要善于“十个手指弹钢琴”,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突出重点。对重大决策部署、重点目标任务,要实行项目化管理、清单化推进,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链,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落实过程中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要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直到问题彻底解决。要力戒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把有限的资源和精力用在刀刃上。

过程管理与结果导向相衔接,扭住落实的“关键点”。抓落实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注重过程管控,也要强化结果问效。要建立健全督查督办机制,对重点工作实行全过程跟踪、全方位督导,及时发现和纠正落实中的偏差。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突出实绩导向,把落实效果作为评价工作、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要坚持开门抓落实,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和评议,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落实成效的根本标准,真正让落实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率先垂范与发动群众相促进,激活落实的“动力源”。“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基层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抓落实,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事项亲自推动、重点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查。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心思用在抓落实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上。同时要善于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凝聚起抓落实的强大合力。要讲究工作方法,学会运用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等方式,激发群众参与落实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抓落实考验的是党性,体现的是担当,彰显的是能力。基层干部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把既定的目标任务、工作部署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夯实基层基础。

(绵阳科技城新区  张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