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城市圈 > 正文
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发布日期:2025-11-13    来源:珠江网    浏览:1267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群众的信任与拥护,从来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建立在一点一滴的务实行动中。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只有扎扎实实“做好群众事”,才能真真切切“守好群众心”,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也是我们必须答好的时代考题。

“心系群众”是做好群众事的前提。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倘若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视而不见,何谈为他们排忧解难?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怀揣“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深切情怀,将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主动走出机关大院,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与群众坐同一条板凳,倾听他们的真心话,发现他们的真困难。要善于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体会群众的急难愁盼,把群众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办。唯有如此,我们的工作才能找准方向、有的放矢,各项举措才能精准对接群众需求,避免“隔靴搔痒”、“空中楼阁”。

“实干为民”是做好群众事的关键。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群众最讲实际,他们不仅听你怎么说,更看你怎么做。要聚焦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拿出硬招实招,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接着一件办。坚决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搞花架子,不追求表面政绩,真正把资源和精力用在刀刃上。对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要当作“大事”来抓,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在攻坚克难中展现担当,在解决具体问题中赢得信任,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变化、看到实效、得到实惠。

“常态长效”是守好群众心的保障。群众工作非一时一事之功,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要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将好的经验做法固化下来,形成制度规范,避免“一阵风”、“雨过地皮湿”。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接诉即办”、网格化管理、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等制度,确保群众的声音能够被及时听见、合理诉求能够被有效回应。要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将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下沉到基层,赋能基层组织,使其有能力、有资源为群众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让群众长期受益、持续满意。

“情暖民心”是守好群众心的归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守好群众心,本质上是赢得人心的工作。这不仅在于我们为群众办了多少实事,更在于办事过程中所展现的态度、传递的温度。要带着真诚、尊重与群众打交道,多做一些雪中送炭的暖心事,多解决一些牵肠挂肚的烦心事。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当我们用真心换真心,用实干赢信任,群众自然会把我们当作“自己人”,党群干群关系就会更加紧密,党的执政根基就会坚如磐石。这种源自群众内心的认同与支持,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

做好群众事、守好群众心,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人民置于心中最高位置,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化解民忧,用真情温暖民心,如此,我们定能汇聚起磅礴力量,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篇章。

(绵阳科技城新区  陈银)


相关推荐